服务热线
135-0103-0001
互联网飞速发展下,消费者对手机流量的需求急速上涨,据数据统计显示,四年前人均月流量使用仅2GB,如今人均月流量使用已经高达10GB。消费者对流量需求猛涨的情况下,工信部去年明确要求三大运营商“提速降费”,经过一系列的资费调整后,数据调研平台给出数据显示,2018年三大运营商流量均价降至了8.06元/GB,同比前一年下降62.8%。
谁拉高了均值?
按照目前人均月流量使用10GB计算,8.06元/GB的流量均价并不便宜,消费者每月需要80多元的话费。经调查了解,绝大部分消费者对联通和电信的资费调整反映较为满意,两家运营商目前10GB流量套餐均价在50元左右,低于行业均价;而大量中国移动的用户却表示“丝毫感受不到降费”,主要原因是移动目前10GB流量套餐均价在80元以上,高于行业均值,以前50元的2GB套餐消费者能够满足使用,如今却需要80多元,所以移动的消费者感受不到降费。
自从“提速降费”后,中国移动推出了五花八门的流量套餐,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移动确实已经进行了“降费”。例如移动的某些“大流量”系列套餐,以及188元的畅享50GB等等套餐,每GB流量的均价已经降至5元以下,但实际上这些套餐的资费昂贵,仅适合小部分消费者选择,移动走的是“套餐越贵,流量单价越低”的路线;目前较为适合大众10GB使用量的就只有88元档位的“畅享套餐”或138元档位的“4G飞享”套餐。
移动稳居第一
近年来消费者都在吐槽移动,无外乎就是因为价格的昂贵,但吐槽归吐槽,2018年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总数量15.43亿户,其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占3.03亿户、3.15亿户,中国移动独占9.25亿户;就连固网宽带用户数上,中国移动也成功超越了多年的“老大哥”电信,以1.46亿的宽带用户数成为三大运营商宽带之首,移动可谓是一家独大。
很多人表示想不明白,为什么都说移动不好,却还有这么多人用?其实原因很简单,虽然贵,但中国移动在4G的信号覆盖上确实做得比联通和电信更好;早在4G时代的初期,当时的电信仍以宽带业务为发展核心,联通则心思全放在3G网络的完善上,而中国移动先行一步在全国各地建设完善4G网络的覆盖,移动在信号覆盖上有着较大的优势,毕竟对手机用户而言信号才是王道,无信号再便宜也无济于事,这便是大部分用户选择移动的原因之一。
再者,由于手机号码是比较特殊的存在,长时间使用的号码绑定了用户生活上的种种东西,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联通和电信信号覆盖逐渐跟上了移动,但用户弃号更换运营商将会带来不少的麻烦,无奈只能继续使用,盼着中国移动能够主动降低资费。
移动是否会“降”?
2019年对运营商而言是特殊的一年,我们即将迎来5G时代,同时工信部也明确要求三大运营商今年内在全国范围实现“携号转网”,也就意味着三大运营商局势将会重新洗牌,一场5G市场争夺大战即将展开,届时就算是家大业大的中国移动也必定会大幅度“降价”。
联通和电信吸取了4G时代的教训,丝毫不敢怠慢5G网络的建设,目前三大运营商均已完成了5G网络的第三阶段测试,基站的数量和信号覆盖面积不相上下,三大运营商的信号覆盖回到同一水平线上,再加上携号转网的到来,用户可以自主选择运营商,如何保留原有用户成为了三大运营商争夺市场的关键,“降低资费”是运营商争夺市场的唯一手段,中国移动也非常清楚如果继续在资费上任意妄为将会流失大量用户。
中国移动领导早在去年底就说过:未来的流量会是白菜价,将会降至1分钱/MB(10元/GB);今年初更是正面回应了民众所担心的“用不起5G流量”的问题,表示5G的流量资费一定不会高于4G。今年3月中国移动方面再次承诺,全力推进“携号转网”工作展开的同时,移动的流量资费今年将再降20%。
关于套餐的“误区”
据移动用户的反映,除了资费昂贵的问题外,移动的套餐只能升级不能降级、新出的套餐老用户不能办理这两个问题也困扰着不少用户。自从去年“提速降费”后,移动推出了不少大流量的新套餐降低流量资费,但其中有不少新套餐都有着老用户不可办理的规定,老用户纷纷表示“移动店大欺客”,却又无可奈何。
实际上移动的消费者进入了一个“误区”,早在多年前工信部就颁布了《关于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通知》明文规定,其中第二条明确要求:移动通讯企业应保证本企业同一网络的原有用户,可以在不变更号码的情况下,自主选择使用本企业的所有资费方案(已停止发展用户的除外)。
也就是说无论是移动、联通或电信,用户都是有权自主选择当前运营商的所有套餐资费方案,不存在说只允许升级不能降级,或老用户不得办理;如果运营商不予自主选择权,消费者大可投诉至工信部,由工信部进行处理,有网友尝试后反映,投诉至工信部确实有用,原本移动不给降级套餐的,投诉后立马就给降级了;所以消费者需要懂得使用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12月1日前“携号转网”正式到来,还剩不足半年的时间,你认为中国移动的资费能否降至和电信、联通同一水平线上?如果三大运营商资费同等,携号转网你更倾向哪一家运营商?